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23日电 (胡晓洁)近年来,黟县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,以建设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为突破口,盘活闲置资产,延伸产业链条,实行车间、政策、服务、岗位“四到家门口”,构建起覆盖县、乡、村的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,让更多民众实现就近就业、稳定增收,其中妇女群体成为直接受益者。
在黟县宏潭乡宏潭村“共富工坊”,30余位务工妇女正娴熟地分拣薇菜。目前,工坊辐射周边200余名就业者,其中妇女占比超七成,2024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。“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闲着,现在每天来工坊干活,还能按时接娃做饭,两不误。”汤女士笑着说。像她这样的留守妇女在工坊里是主力军。为平衡妇女工作与家庭的关系,工坊灵活排班,并根据妇女特点开设了薇菜分拣、糖水板栗封装等技能培训。2024年以来,累计开展培训32场,1256名参训者中女性占比达68%,不少人从“零基础”成长为熟练工。
与此同时,在黄山诚创轴承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,员工韩秀云正有序作业。灵活的工作时间设计,让她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庭责任。这个曾因“带娃脱岗”陷入焦虑的妈妈,如今已是生产线技术骨干,日均100元的收入让家里的经济条件有了明显改善。像她一样,黟县110余名妇女通过“妈妈岗”实现了“左手抱娃、右手挣钱”的心愿,实现了“妇女增收、企业增效、社会增温”的三重价值。
为深入贯彻就业优先战略,健全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,黟县积极搭建企业与女性求职者精准对接平台。通过入户走访、招聘会调研、企业对接等方式,精准掌握女性求职者的技能水平、工作时间偏好及岗位需求;建立企业用工监测机制,实时跟踪园区重点企业岗位缺口;依托公招网、“邻工集市”等就业服务平台精准推送适配岗位信息,让适配岗位“主动找上门”,有效破解“人找岗难,岗找人难”的结构性矛盾。截至目前,该县诚创轴承、桃源食品等6家企业已开发“妈妈岗”240个,为女性就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。
下一步,黟县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、拓宽岗位供给,进一步激活就近就业的“一池春水”,让更多民众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(完)
责任编辑:武雷